哥白尼式的革命
康德自称自己的哲学是哥白尼的革命绝非偶然,实际上,康德最终也把人类排出在中心的位置之外。
康德的问题设定是主观思想能否具有客观性,回答是肯定的。
康德认为,如果你认为你可以客观按照一个事物本身那样的去看事物,你就是主观的;而当你发现你是主观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就客观了。(因为你不会,所以你才会的哲学)
康德把我们人类的认识能力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
感性被认为是最低级的认识能力,是被动的接受外部信息。但康德说,即使在感性这里,人们的认识也不完全是被动的。
经验主义倾向于认为人生来就是块白板,知识只有在后来通过感性接受外部信息的时候才会形成,但康德会说,ちょっと待って。难道我们能够接受外部信息这个事实本身不已经证明了我们不是一块白板了吗?
为了接受外部经验性的信息,我们已经具有了某些先于经验的形式,这个形式在康德看来就是空间和时间。
物自体与现象
我们可能会认为空间和时间是客观的,康德说,他们都是主观的,准确的说,是人类认识的主观性条件。时间、空间不是我们认识的物的本身的属性,而是我们的认识得以成立的前提。
我们的认识没有时间和空间就不成立,时间和空间就像是滤镜一样。我们通过他们看世界,康德把这个世界叫做现象,至于事物本身的样子,我们是不知道的,康德把事物本身的世界叫做物自体。
再来看知性,英语的知性叫understand。我们思考的结果就是认识,而形成这种认识需要知性。understand,知性就是这种判断的能力。感性是被动的,而知性是主动的、能动的。
感性给予我们的是外部信息,外部信息是杂多的,而通过知性,我们可以将杂多的印象形成一个概念,比如一个房子有很多侧面,感性把握不住。但知性能形成这个房子的一个概念,知性把杂多的外部给稳住了,通过概念能够确保外部的同一性。
先验统觉与范畴
知性的判断带来另一个问题是,任何一个判断背后肯定有一个主体,也就是一个在思考的人,康德把这种思考的自我意识称为先验统觉。
我们一定不要把这个先验统觉当成某种实体,而是一种功能。如果说感性的终极原则是空间、时间的话,知性的终极条件就是先验统觉。
感性离不开空间,时间。知性的背后则一定有一个先验统觉。知性的判断是我们做出的判断。但这个判断不能瞎判断,得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范畴。
我们通过范畴来进行判断。康德把范畴称为纯粹知性概念。这个范畴一共有12类,分为质量,关系,模态几种。
在康德看来,离开范畴,任何知识都是不可能的。
时间,空间范畴都是我们认识客体的条件,而不是客体本身的条件。也就是说,我们通过时间,空间范畴认识到的对象属于现象而不是物自体。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序中说,经验的可能性的条件同时也是经验的对象的可能性的条件。经验的可能性的条件就是空间、时间范畴,对象必须服从我们认识的这些形式,因为没有这些形式,对象也就不存在了。
我们为对象立法
康德说,我们为对象立法,而不是对象为我们立法。一方面这是个很傲慢的宣言;另一方面,这个宣言也包含另一个前提,我们只能认识现象,而不能认识物自体,就是物本身。
空间、时间范畴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工具,但另一方面是阻碍我们认知物自己的桎梏。空间时间范畴不是你想拿起来就拿起来,想收起来就收下来东西,而是一种无法摆脱的前提。
先验幻觉、理性
在先验辩证论这里,核心就是先验幻觉。
先验幻觉和经验幻觉不一样,经验幻觉比如说你看到海市蜃楼,走近一点,发现没东西,只是光的折射问题,这个幻觉就消除了。
但先验幻觉不一样,先验幻觉是无论如何都消除不了的。这个先验幻觉从哪里来呢?不是别的地方,正是理性。
- 先验幻觉:理性就是有一种先天的习惯:要将现象推到终极、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而这个“底”是没有感性、知性来确保其正确性,因此常常出现幻象(幻觉)。三大幻像——灵魂、宇宙、上帝,分别是对心理学上的(主观)、客观物质世界的、主客观之统一的终极追问
与知性需要依靠经验相比,理性可以做到更抽象的事情。个人理解理性是一种感性、知性的补集,是超越了前两者的纯粹逻辑。知性,是“我”的逻辑,理性,是上帝(或者说自然)的逻辑
太阳是圆的(眼见),此可为感性;太阳是热的火球(盘),此应为知性(热辐射的类比);太阳表面温度约3000度(黑体辐射光谱计算),此当为理性。
比如可以思考世界到底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但有限和无限这对概念已经超出我们经验的范围。再比如说,理性可以思考上帝存不存在,但上帝更是明显超出我们经验的范围。
二律背反
理性试图知道一切,最后就必然会陷入二律背反之中。
- 二律背反:二律背反就是两个互相矛盾的观念各有道理的事态。
在康德看来,先验幻觉的原因正在于纯粹理性本身。
所以纯粹理性批判这个标题其实是比较容易误导性的,不是单纯用纯粹理性去批判,而是批判纯粹理性本身。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试图把我们认识事物的普遍性结构,弄清楚我们是通过怎样的框架去认识事物的。
另一方面,康德也试图将我们认识的界限给弄清楚。认识为什么会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一些类似二律背反的不可解决的问题?
康德的纯粹理应批判彻底接受了人的根本的有限性或局限性,人接触不了物自体。人的理性是有限度的。